防御战术:在交火中的生存之道
引言
本文旨在为初涉防御战术的生存狂提供基本信息。
对于有军事背景或在战术机动方面有深入了解的人来说,建议参考更高级的资料,如马克斯·维洛斯特(Max Velocity)所著的《接触!后崩溃时代的战术手册》(Contact! A Tactical Manual for Post Collapse)。
本文讨论的战术纯粹从群体和社区防御的角度出发,仅限于适用于积极防御情况的战术。
战术被定义为“在战斗中部署武装力量并组织作战的艺术,特别是在与敌人接触时”。
在撰写我的备灾书籍《当没有FEMA时》(When There is No FEMA)时,我涵盖了在后SHTF情况下使用经典军事战术的主题。
这是我在枪支和弹药方面已经提供的处理的自然延伸。
(毕竟,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应用枪支进行防御,拥有枪支有什么用呢?)
最近,在观看优秀的电影《孤独的幸存者》(Lone Survivor)时,我深刻认识到防御战术对生存狂/生存主义者的重要性。
当我看到那些特种部队士兵在阿富汗崎岖的森林山丘中被塔利班追捕时,我不禁将这些场景与我书中涵盖的战术联系起来。
这种对防御战术重要性的认识,因最近密苏里州弗格森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动荡而进一步加强。
从那里的新闻报道中,我们观察到一群松散组织的抢劫者实际上是开枪冲进建筑物。
如果发生全国性的大规模灾难,当纯粹的饥饿成为动机时,可以合理推断这种暴力将以更大的强度发生,并且几乎肯定会有更少的执法干预。
术语解释
有效沟通对于成功实施战术至关重要,沟通从采用共同词汇中受益匪浅。
以下是一些与防御战术相关的常见术语:
-
接近路线:敌人接近时可能采取的路径。
-
视野范围:可以通过特定位置的直接观察监控的地理区域。
-
火力范围:可以通过特定位置的枪火保护的地理区域。
-
侧翼:军事阵型的无防御侧。
-
硬掩体:提供隐蔽性和武器火力保护的位置。
-
软掩体:仅提供隐蔽性的位置。
-
压制火力:用于防止敌人开火的武器火力。
-
杀伤区(KZ):选定用于与接近的敌人交战以达到最大效果的地理区域。
-
安全区:专门加固以承受直接攻击的位置。
在发生攻击时,儿童和其他非战斗人员应通常撤退到安全区。 -
反击:对敌人攻击发起的攻击。
基本战术
基本战术通常相当简单且众所周知,往往涉及从固定位置进行防御。
它们也可以结合并纳入更复杂的战术中。
基本战术包括:
-
伏击:隐藏自己的部队,在预期的接近路线上等待,当敌人进入预定义的杀伤区时发动攻击。
-
交叉火力:从两个或多个位置对敌人开火,使敌人难以或无法找到掩护(注意,作为结合战术的一个例子,伏击可能被设计为包含交叉火力)。
-
冲锋:以如此速度进行的正面攻击,以至于对手在能够组织有效防御或反击之前就被压倒。
-
侧翼攻击:攻击敌人的无防御(或防守较弱)侧。
-
打了就跑:对(可能更大的)对手发起突袭,并在优势消失前迅速撤退。
进攻与撤退
任何生存群体的防御训练都应涵盖上述防御相关术语以及此处描述的基本战术的知识。
当群体受到任何形式的攻击时,这些术语和概念应牢固地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除了发展良好的战术知识外,了解当地地形和保持最佳体能水平也至关重要。
体力对于执行此处描述的战术是必要的,良好的战术总是需要了解当地地形(注意:如果可能的话,获取并研究你可能防守的任何地区的地形图)。
最佳实践
力量分散
在双方进行枪战的情況下,如果每一方都在单一位置找到硬掩体,很容易想象出一个危险的僵局可能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方都将对方压制住而无法移动。
然而,如果冲突中的某一方能够从多个位置开火——使敌人陷入交叉火力——那么除非敌人处于一个能提供全方位保护的位置,战斗很快就会结束。
在与敌人交战前“扇形展开”的做法也带来了一些显著的防御优势。
失去单一位置(或其掩体的完整性被破坏)不会使整个群体暴露在直接火力下。
事实上,其他团队成员提供压制火力的能力大大增加了那些已经被暴露的团队成员的生存机会。
在与敌人进行枪战之前尝试“扇形展开”的做法应该几乎被内化为所有防御者的本能,并且这种做法应该通过不断的演练和训练来加强,然后才能在现实世界中接受考验。
你可以很容易地购买到你所在城市的整个地形图。
沿对角线部署
在整个历史中,跨越所有军种,沿敌攻击线的对角线部署装备和部队是很常见的。
这种被称为“梯次防御”的方向优势在于,它为防御者提供了更宽的火力范围,同时也基本上剥夺了敌人攻击侧翼的机会。
在进行枪战时,并不总是能够由于地形的限制和掩体的可用性选择特定位置,因此这种部署可能无法实现。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可能的(例如,当在密集的森林区域使用树木作为掩体时)。
当围绕固定位置构建防御工事时,可能会预见到敌人的接近路线,并沿着与该路径对角线的方向构建防御工事。
高级战术和防御原则
飞行楔形队形
“飞行楔形队形”是一种V形队形,基本上是两个对角线的梯次队形汇聚在一起。
像梯次队形一样,它在提供最宽火力范围的同时,也不容易让敌人找到攻击侧翼的机会。
这种V形还提供了一个“矛头”,可以用来突破敌人的前线。
飞行楔形队形通常在有可能认为敌军可能会攻击任一侧翼的情况下使用。
跳蛙战术
“跳蛙战术”是一种涉及两个或更多防御者(或防御小组)交替前进和后退的战术,而其他防御者提供压制火力。
军事训练员经常建议那些前进或后退的人在运动时对自己说:“我起来,他看到我,我下来”——以帮助确保他们不会暴露在火网下太久。
如果一个防御位置可以充当“监视哨”,并提供持续的压制火力,那么与跳蛙战术相关的风险可以大大降低。
跳蛙战术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近战。
例如,两名狙击手可以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为彼此提供掩护火力。
山丘——防御者的最好朋友!
地形特征在历史上的战斗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山丘已被证明特别有利。
事实上,“反斜坡防御”在1815年拿破仑·波拿巴的军队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威灵顿公爵非常有效地使用。
这种简单但有效的战术涉及防御者简单地穿越一座山,然后在山的另一侧等待追击的敌军爬上山顶。
防御者会采取掩护或简单地躺在地上以节省体力,稳定瞄准,并呈现更难的目标;而敌军则更加疲惫,并且在天际线上轮廓分明。
这种战术已经被证明非常有效,值得进一步讨论。
一个经验丰富的对手(特别是有军事经验的对手)可能会认识到在山后追击所涉及的潜在危险。
如果是这样,他们会犹豫不决。
如果在提供一系列山丘的地形中作战,那么在第二个山丘后面等待并观察敌人在穿越第一个山丘时的行为可能是明智的。
这将提供一些关于对手战术复杂程度的见解。
当在山后采取掩护等待时,防御者的部队应该寻求像之前描述的那样“扇形展开”,这样接近的敌人将被交叉火力所困。
侧翼攻击
“侧翼机动”是一种古老的战场机动战术,涉及直接与敌人交战的同时,也(最好是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前线的一侧或两侧。
这可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因为:
-
当从侧面射击攻击者时,敌人将自己的人员置于火力范围内。
-
从前线和一侧或多侧的攻击基本上构成了大规模的交叉火力。
-
不断警惕来自多个方向威胁的敌人士兵会迅速士气低落。
-
从两侧的侧翼攻击变成了部分包围。
侧翼机动通常由机械化或骑兵部队尝试,因为它们增加的机动性有助于确保成功。
然而,对于从事近距离步兵战斗的人来说,侧翼仍然是一种非常合法的战术。
最好的侧翼攻击方法是预测敌人的接近路线,并让攻击侧翼的部队保持隐蔽,直到攻击时刻到来。
这样敌人就没有机会观察部队定位自己。
防御侧翼攻击的措施包括控制撤退,可以将侧翼部队拉回前线;开始面对攻击者侧翼的新防线,或者部署成圆形阵型,这样就没有侧翼可以攻击。
包围
包围包括完全包围敌军并从所有方向同时攻击他们。
这种战术很像侧翼攻击,并提供类似的优点;然而,它也有一个严重的缺点。
如果敌人被包围且没有撤退路线,那么这种认识可以激发他们以更大的凶猛性战斗。
中国古代军事战略家孙武在他著名的《孙子兵法》中描述了一种包围情景为“绝地”。
因为那些处于绝地的人被没有选择只能战斗到死,他认识到与这样的敌人交战的危险性。
孙武的建议总是给敌人留下撤退的路线,并在撤退时攻击他们。
锤砧战术
锤砧战术很像侧翼机动,只是次要力量不是攻击侧翼(一侧),而是从后方攻击敌人。
这种战术的名字来源于敌人被夹在锤子(从后方攻击的力量)和砧板(前线战士)之间的事实。
像侧翼机动一样,锤砧战术从次要力量高度机动性中受益匪浅。
锤砧的一个变种包括后方部队执行一系列打了就跑的攻击,而不是完全参与战斗。
刺猬防御——吸引火力并减少敌人数量
刺猬防御最初是为装甲战设计的战术;然而,其基本原则也可以应用于轻武器战斗。
这种战术涉及在敌人的接近路线上设置一个坚固且补给充足的防御位置,使敌人可能会投入一些部队攻击该位置,而主力部队继续前进。
这具有在主要交战之前减少敌人数量的效果。
一旦敌人的主力部队被击败,防御者可以返回到防御位置攻击那里剩下的敌军(在这种情况下,返回的友军将构成锤子,防御位置将构成砧板)。
理想情况下,刺猬防御将在敌人的接近路线上结合多个防御位置,以连续减少他们的数量。
刺猬防御只有在某种情况真的适合这种战术时才应考虑(例如,如果接近路线上已经存在一个坚固的位置)。
这种战术的弱点是,敌人可能选择简单地忽略坚固的位置,继续全力前进(这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的闪电战攻击绕过法国马其诺防线时发生的事情)。
结论
仅仅拥有武器和弹药对于任何希望在大规模、长期灾难中生存下来的个人或群体的防御来说是不够的。
良好的装备是防御的坚实基础的一部分,然而,与拥有更多数量、装备或任何形式组织的对手打交道需要训练和战术。
矛盾的是,一个群体为防御自己做好了更好的准备,它发现自己处于危险中的可能性就越小。
然而,当需要采取行动变得不可避免时,良好的防御战术知识将产生所有的不同。
引用:https://theprepperjournal.com/2014/08/29/defensive-tactics-fire/
原文: https://www.tttl.online/blog/1735803062/